
國家教育部率團到訪 讚揚理大科研實踐產教融合
國家教育部副部長吳岩博士近日率團與理大領導層和科研人員會面交流,了解其最新發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結合醫療科技的領先科研及其技術轉移方面的成就。其間,吳博士讚揚理大的創新科研充分實踐產教融合,歡迎理大與內地城市、國家科研機構更緊密合作,進一步將技術轉化落地,貢獻兩地科技發展。
理大人工智能結合醫療科技 產教融合成就突出


隨團代表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四局副局長陳偉、國家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兼港澳台辦公室主任楊丹博士、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周天華博士、中聯辦教科部部長王偉明教授,以及國家教育部、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及中聯辦其他代表。


在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校長滕錦光教授及一群領導層陪同下,訪問團到訪理大工業中心人工智能機器人實驗室,並由理大學者介紹和展示多個醫學、健康和人工智能相關的創新科技項目。當中包括人工智能糖尿眼篩查系統、可應用於癌症的醫療大模型、控制兒童近視加深的近視離焦技術、肝纖維化和脂肪肝評估系統、三維超聲脊柱側彎評估系統、檢測和治療腫瘤的虛擬磁力共振成像對比增強系統、助中風患者復康的足踝和踝關節機械人、便攜式高清角膜地形圖儀、人工智能輔助的醫藥產品開發平台,以及結合基因組學和生物醫學技術於精神疾病診斷、治療和病因解析的項目,充分展現理大如何將科研轉化為實用產品及技術,促進醫療健康領域的發展。

其後,訪問團與大學領導層及教研人員進行會議交流。吳岩博士表示,國家正致力於全國建立區域轉移轉化中心,下一步將於粵港澳大灣區建立網絡,發揮香港的力量。吳博士續指,理大在產教融合,特別是醫工結合方面的成績有目共睹,不但追求原始創新,也積極將眼科、藥物研發、康復機械人等創新技術轉化為實際產品。他又指,國家正推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2.0」,糅合人工智能,以改造傳統產業,建立新專業。理大在實踐「醫工結合」方面的工作出色,具備優厚條件參與大灣區醫學轉移轉化中心的戰略工作。

蔡若蓮博士表示,理大正高速發展,世界排名和學科排名均向上衝,是本地教育界非常重要的力量。香港必須抓緊國家建設帶來的機遇,特別是大灣區建立的技術成果轉化網絡,在北部都會區爭取教育用地外,局方也會在政策上創新求變,以迎接未來各種挑戰。

林大輝博士歡迎國家教育部率團到訪,對理大而言是很大的鼓舞。理大矢志培養擁有家國情懷、具備全球視野、有擔當和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助力國家建設教育強國。除了成立「中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去年也舉辦了「理大中華文化節」,致力弘揚中華文化,更將中國歷史和文化相關課程列為本科生必修課。林博士指出,理大的短板是校園面積細小,大學一直尋求發展空間,期望得到特區政府及各界支持,以配合大學的未來發展需要。

滕錦光教授強調,理大在醫療教育方面擁有40多年的豐富辦學經驗,為各醫療專業培養了52,000名畢業生。大學設有物理治療、職業治療、放射治療、眼科視光學、醫療化驗、言語治療、護理學等課程,擁有逾1,300名醫療相關教研人員,以及大量教學科研設施。基於這些優勢,理大具備優越的條件籌辧醫學院。在培養醫科人才時,能發揮學科協同發展的優勢,令醫科人才培育更具成本效益。